主題一:英國醫療教育的體制與風氣
不再填鴨,而是覓食 -- 在英國讀醫科,和台灣大不同 作者:睿智國際教育研究團隊
Lucy 一向是相當聰明又乖巧的學生,她到英國讀醫學院,落腳一個月後,
在電話裡驚恐地和爸媽說:「為什麼老師上課我都聽不懂,而且許多老師上課沒講的東西,竟然考試也要考?」
其實台灣與英國的醫學教育有明顯差異,Lucy 所發現的正是其中的一個環節。
這些差異,正是在英國讀醫學的價值所在。
〈共筆 v.s. 閱讀列表〉
如果只看課程列表,英國的醫療教育和台灣貌似沒有太大的差異;生理學、解剖學…這些主要科目在兩邊的課表上都找得到。但千萬別以為在英國讀醫學和台灣沒差別,雙方在教學理念與方法上有相當大的不同。
台灣醫學院普遍課排得很密,學生透過聽講學習,而且盛行共筆制,每當老師講課時,都有一組學生負責抄寫筆記、下載講義、跟老師要考試資訊。學生準備考試的範圍,通常就是以老師上課講過、筆記上有寫的為準。
但在英國的醫學院,坐在教室中聽課的時數遠比台灣少,他們另有一個學習重點:閱讀列表(reading list)。每學期開課前,教師都會準備好重要的教材、文獻、講義,放上學校的網路系統,每個學生都可以自行下載。
英國醫學院的教學方式極重視學生自行研讀這些資料。教師通常認為,既然已經將豐富充實的課程內容發放給學生,學生可以撥時間主動閱讀,不再仰賴老師在講台上口述。因此,老師通常只提綱挈領地解說重點,不全面講述課程內容。若沒有先閱讀課程材料就去上課,學生自然很難跟上進度,覺得上課如同鴨子聽雷。
在英國長期受教育的學生普遍會養成一整套學習模式:先預習再聽課,課後再複習,還要自己找尋相關的延伸資料拓展視野。台灣教育很缺乏主動學習的模式,許多學生到英國留學,光是學到這套功夫,就受益匪淺、終身受用了。
〈品質重於速度〉
在台灣,學生進入醫療教育體系的第一天開始,就始開始無休無止的忙碌,從學校階段的上課、實驗、考試,到執業階段的實習與看診,時間總是被佔滿,精力總是被榨乾透支。很多年以來,台灣的醫療從業人員就是與「超時工作」、「爆量看診」這幾件事分不開。
但在英國,醫療人員從學習階段開始就被允許、被鼓勵過較有品質的生活。醫學院的排課方式,留給學生相當多的時間閱讀、進修、思考,參與各種活動。
畢業後進入醫師訓練,英國醫療體系內的培訓歷程也比台灣長。舉例來說,外科醫師的培訓歷程,是要學會一系列的關鍵手術;在英國大約會花八年的時間,在台灣平均大概五年。台灣實習醫師階段結束時,動手術次數經驗值是超過英國當地的醫師。英國醫學系畢業後,可以當地考照,當地就業,英國政府是承認其學歷的。
這其實反映了兩邊教育與工作模式的思維差異 ー 台灣習慣把人、時間、資源的效用都撐到最大。但在英國,則更重視每個人的權利、成果的品質,而這反映在教育、工作、生活上 ー 無論學生或是醫生,都不該把自己賣斷給職業。
〈多元的分科與路徑〉
普遍來說,台灣社會對醫療產業專業分科理解相當粗糙,除了醫學系(日後當醫生)、藥學系(日後當藥師)、護理系(日後當護理師)之外,大眾不知道其他的醫療專業的特性、培訓途徑,甚至連物理治療、聽語治療這些歷史相當悠久的專業都相當陌生。
在英國,醫療體系的分工多元,每個職位在社會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理解與尊重。例如在台灣少有人知道的聽語治療領域,在英國相當搶手,大學部英文門檻是雅思 7.0 以上;部分語言病理研究所入學英文門檻更是設在 8.5,基本上表示國際學生完全沒有機會。
在台灣的醫療教育領域,對於一些新的專業課程,了解比較少,甚至有些錯誤的迷思。以藝術治療為例,此專業發源於英國,與心理治療部分息息相關,在英國是隸屬於正式醫療專業,是隸屬於學士後的課程。然而直到現在,台灣並沒有官方認可的專業執照、培訓途徑,是在比較模糊的管理階段。
在英國,醫療相關的跨領域專業,例如醫療科技、醫材研發、人因工程… 都在醫療體系中相當受到重視,也是台灣前往留學時常忽略考慮的選項。
〈選擇前先看清楚〉
台灣的教育體制和社會風氣偏向僵化,觀念與制度的變動緩慢。相較之下,英國的醫療產業和大學密切合作,不斷進展、演進;這些英國大學發生的變化,台灣可能要等十年以上,才可能從研究所層級漸漸跟上。
因此,考慮到英國讀醫療領域的學生,該及早了解兩邊的體制與風氣的差異,更可以了解英國教育提供的多元選項,以便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