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區

Articles

【醫學專欄】英國醫科要的學生,可不只「會考試」

發布日期 : 2018-09-27

 

主題三:英國申請醫科,除了考試成績之外的門檻

 

英國醫科要的學生,可不只「會考試」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作者:睿智國際教育研究團隊

 


「英國學校也是只重視考試成績?」刊出了上一篇文章《申請英國醫科,怎樣才夠格?》,有些人來詢問顧問們。
其實,英國大學的申請門檻是個很大的課題,上一篇文章還沒談完。
那些考試之外的入學門檻,留在這篇文章中介紹。




〈專題看研究能力〉
英國的醫學系很看重學生自發的研究、探索、思辨能力。因此,通常會要求申請的學生提交「課外研究項目專題」(即 Extended Project Qualification, EPQ),採計比重相當於半個 A-Level 科目。
「課外研究項目專題」是英國文理高中的學生可以選擇的一門課,這門課不會有老師演講,不會有紙筆考試,而是要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大學專業和未來的職業規劃,找一個主題,自己規劃研究方法與進度,獨自進行深入的探索,為期大約八個月,並在最後寫成 5000 字左右的論文(也可能包括模型、樣品)展示成果。
舉個例子,某高中生對建築與能源課題有興趣,他可以選擇針對「綠建築」做個專案,例如設計一個綠建築,並估算它的節能成效。
這個學生為了做這個專案,需要研讀當時對綠建築的指導性原則、在不同情境下的考量、蒐集重要範例、實地訪察與採訪專家,最後自己設定一個情境(例如學校的體育館),建出模型,並詳盡地列出設計理由、並說明效益與限制。
我們看過申請上牛津和劍橋的學生做的 EPQ,成品的水準差不多是台灣大三以上學生才能做出來的水平。對醫學系來說,EPQ 可以看出學生全方位的素養能力。


〈面試看特質與熱忱〉
英國的醫學系不只從紙面上的成績表現判斷學生,更倚賴面試,以便深入、多層次地了解學生。英國大學的面試通常採用「多重短面試」(Multiple mini-interview, MMI),這是一個醫學院特有的面試程序,英國、美國和澳洲的醫學系都廣泛採用。
這樣的面試,不會是和學生散漫閒談,也不會是考背誦性質的知識,而是詢問各種和專業相關事務的見解。例如有醫學院的面試問我們的學生:你對英國健保的新政策有什麼看法?
這個學生在準備申請的兩年間,從 BBC 看了很多醫療的時事分析,更廣泛閱讀醫療政策相關的文章,因此他真的能對健保的財務狀況、醫生培訓、取材的方式,提出有相當深度的評析。
面試的另一個目標是確認學生的志向與心態。在醫療行業裡,醫生與病患有極大的資訊落差,病患很高程度是基於相信醫師的良知與判斷,因而接受醫療。如果醫生為了牟取利益而濫用這份信任,對病患、對整個體系都是極大的傷害。
想要讀醫學院的英國高中生,通常會在 12-13 年級時到醫院擔任志工,親身體驗醫療環境,並且參訪育幼院、安養中心、大型醫療機構。這些體驗都是為了幫助他理解醫療產業的實況,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當醫護人員。
在面試時,學生對於醫療專業的體驗與理解,也是極為重要的話題。英國的醫學院很清楚,他們要招收的是真正對健康醫療有熱忱的人。如果沒想清楚、決心不明確、是為了安穩的工作或賺大錢而當醫生,教授都不會錄取。
要準備英國醫學院的面試,可不是考前幾天練練儀態、買件西裝就可以。上述所言,關於見識與見解的培養、探索與確認自己的志向,需要好幾年的積累才行。臨時抱佛腳是絕對不行的。


〈「出身」原來也重要〉
除了成績、個人特質,申請英國大學的醫療類科系還有兩個少有人提的重要因素。
在英國,有不少教育機構提供「大學基礎班」(Foundation),為有意申請英國大學的學生提供半年到一年的短期培訓。這類機構常打著「英國大學的入門磚」這樣的旗號,但對於想申請醫學系的學生來說卻不適用。
這類「大學基礎班」(Foundation)雖然也是以 A Level 內容為教材,但為求速成,在難度上卻只有正規班的 70% 難度。正規文理高中所重視的課後延伸、深度學習,都被略過。
當大學醫學系看到從「大學基礎班」出來的學生來申請,許多主流大學醫學都不會接受,甚至在入學要求上直接註明不承認此類課程。
另一個少有人提起,但是非常真實的門檻是:國籍 ー 英國醫學系對國際學生有名額限制,每間學校國際學生的百分比在5~ 15%。具體的數量配比,每年各校會有調整。英國官方每年會出版一本手冊,整理各醫學院當年招生的入學門檻,並且會提到各校前一年招收的學生當中,國際學生的比例有多高、多少人爭取一個名額。
從這本手冊提供的資料,顧問能評估有多少名額、競爭有多激烈,以及哪些學校對國際學生較友善。這些資訊,對於學生選擇申請哪些學校,如何擬定策略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

〈最慎重看待〉
英國的醫學科系明白自己肩負著培養醫療人才的重責大任,對社會、對整個醫療體系都有很重大的影響;因此在成績與個人特質等多方面,都設下重重門檻與檢視機制。
對同學們來說,在準備的過程中,除了把它視為待克服的挑戰之外,這整個過程也有助自我檢視與釐清,到底適不適合走入醫療領域。畢竟,專業的路徑怎麼選擇,是同學們一輩子的大事,值得慎重看待。

(註:Foundation 譯為「預科」。但在維基百科上,是將 6th form 譯為「預科」,為避免讀者在自己查閱資料時陷入混淆,因此另譯為「大學基礎班」。)





上一頁